名家讲书第十二期: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莅校开展文学对谈

发布者:滑贺楠发布时间:2025-04-16浏览次数:41

为庆祝建校21周年,构建书香校园,4月15日,校庆系列活动之“名家讲书”第十二讲在校大礼堂如期开展。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、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、华语青年作家奖获得者赵瑜、河南广播电视资深主持人秦莉以“要爱具体的人”为题展开深度对谈。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裴晓涛出席活动并致辞。巩义市宣传部、图书馆、作协代表及冰球官网20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场文学与校庆交融的盛会。

名家讲书第十二期活动现场

活动伊始,秦莉老师及冰球官网三位师生代表以朗诵的方式演绎乔叶散文集《要爱具体的人》中的作品片段,带领师生沉浸式体验文学的魅力。乔叶强调,作品聚焦普通人:菜市场的摊贩、街角晒太阳的老人、景区卖香樟木的少年、开摩的的中年男子。“这些人的存在,都是闪闪发光的碎银子,收进我写作的荷包里。”“‘要爱具体的人’,‘爱’是关键,而‘具体’则是具体的熟人、具体的陌生人。”

秦莉与三位师生代表演绎乔叶作品片段

作家赵瑜以“认识照亮生活”为切入点,与乔叶展开思想碰撞。针对如何在阅读与认知间建立连接,乔叶提出双维建议:其一,建议从史铁生、汪曾祺等大家的散文开启阅读之旅;其二,强调警惕“金句”式碎片阅读,提倡深耕经典文本,“金句就像被捞上来的鱼,没有生命力”“要读经典,就像走进大山一样,走进之后才可以发现富矿”。她特别寄语青年学子:每天预留沉浸式阅读的空白时段,让阅读打开视野,提高认识,照亮生活。

谈及写作技巧,乔叶老师以“往事就像一朵花,一朵开在当年,一朵开在当下”为喻,指出写作的本质是回忆往事,是一个“水落石出”的过程——当时间的流水逝去,记忆的精华自然显现。

“要爱具体的人”文学对谈现场

互动环节,乔叶老师以“文学是生活的教育,也是情感的教育”收尾,指出“文学的可能性就散落在我们身上,是‘散落满天星的状态’”,强调“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作者表达自己”。

乔叶老师为热心读者现场签名

整场活动通过文学与生活的对话,展现了“具体之爱”对人生乃至当代社会的深刻意义,不仅是对写作本质的思考,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生活、感知世界的深刻启迪。

乔叶与现场师生合影留念

“书香是一种氛围”。在21年弦歌不辍的办学实践中,学校始终强调以优秀的文化涵养品格、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自觉。本场文学对谈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师生近距离地理解作家的思想,更彰显了冰球官网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的坚守,为校庆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人文注脚。

作家简介:乔叶,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,北京作协副主席、北京老舍文学院专职作家,出版小说《宝水》《最慢的是活着》《认罪书》《藏珠记》及散文集《深夜醒来》《走神》等多部作品。获茅盾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、人民文学奖、2022中国好书、北京市文学艺术奖、十月文学奖、春风女性奖等多个奖项,多部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国家。

(文/图书馆 图/徐梦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