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。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积极组织青年学子参加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2025年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全校9个二级学院积极参与,广大学生踊跃投身其中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,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据统计,本次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参与学生达数千人,收到志愿者心得体会数千余篇,各学院制作系列推文数十篇,累计浏览量达上万次,在校园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,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。接下来跟着团团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见证这段闪耀的实践旅程。
管理学院:多元实践助力家乡发展
管理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,足迹遍布政府部门、企业单位和社区。在企业实践中,学生们辅助开展各类工作,拓宽了视野,明确了职业方向;在社区志愿服务中,同学们积极参与扫雪、清理街道等活动,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与动手能力。24工商4班巴鑫同学担任方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志愿团团长,组织“一杯热饮,温暖全城”志愿活动,为寒冬中的城市增添温暖;24工商2班文卢苹同学在临洮县人民检察院业务部协助办案,深化了对检察业务的理解,还发现了专业知识的相通之处,提升了综合素养。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担当,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,在实践中不断成长,未来也将继续以所学回馈社会。
会计学院:专业实践彰显责任担当
会计学院参与学生众多,实践区域广泛。学生们充分结合专业特长,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专业优势,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。例如:22管会1班元子瑶协助社区开展春节慰问、文化活动筹备等工作,耐心服务居民;24会本6班李佩慈参与郑州东站春运志愿活动,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,提升了社交与应变能力;23注会2班左佳音参与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交流合作平台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能力;22评估1班陈蕗仰在农商银行竹沟支行担任大堂助理,普及金融知识,体会到金融服务的责任。 他们在实践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,彰显了会计学子的风采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金贸学院:多领域实践贡献青春力量
金贸学院学生实践活动覆盖政务、企业、社区等多个板块。同学们积极参与社区消防知识宣传、防诈骗宣传等活动,还参与政务活动,如跟随派出所民警走访困难家庭,提升了动手与思维能力。22国贸1班阎淑琪在莲花书屋做志愿者,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;24物流专升本2班张宇铮、24物流专升本1班徐愿等同学分别在医院、支教活动中发挥专业优势,锻炼了自身能力,收获了成长。他们不仅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,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能力,提升了综合素质,以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外语学院:发挥专长服务家乡
外语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实践活动,挖掘典型榜样引领。23英语1班张蕊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、传承革命精神;24德语1班侯慧杰运用外语专长助力家乡孩子成长。学院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优秀实践案例,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。在实践成果分享中,学生们认识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与不足,为未来实践提供了经验。这些优秀案例,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,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实践,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,展现外语学子的独特风采。
信工学院:科技助力实践创新
信工学院众多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,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教育帮扶、科技支农、环境保护等领域。23计科2班葛甜甜在政务服务中心参与志愿服务,学习社会知识;24电气2班程子华参与森林防火实践,守护家乡山林;22大数据1班王笑笑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和防诈骗宣传;22计科4班叶帅参与环境监测实践;24网工1班陈博文在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中担任讲师和助教。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他们用科技助力实践,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,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,为家乡发展提供科技支持,展现信工学子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。
艺术学院:创意实践点亮家乡
艺术学院学生结合专业特长,在政务实践、乡村文化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。24动画3班陈迪普及禁燃烟花爆竹知识;24产品1班张睿泽参与文艺宣传,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;24视传6班段雅宣挖掘家乡传统文化;24环设3班王思媛整理乡镇工作资料,了解基层工作;24视传2班尚子娟在行政审批局协助市民办理业务,实现了自我价值。他们用艺术的视角和创意,为家乡发展增添色彩,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,实现自我价值,展现艺术学子的独特魅力与创造力。
文传学院:投身基层展现青年担当
文传学院学生在客运站、社区、政府部门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和政务实践。23新闻1班杨淼心在客运站提供指引服务;24汉本3班张云梦参与社区反诈宣传;22汉本1班刘悦悦在镇政府党建办参与政务工作;22新闻2班侯祖旭参与急救知识学习与宣传活动。同学们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,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。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,提升服务社会能力,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精神,展现文传学子的青春活力与社会担当。
建工学院:专业赋能基层实践
建工学院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,参与乡村建设和社区服务。22造价1班张明明在实习中认识到造价工作的严谨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;23造价3班龚思源通过政务实践明确了职业方向,增强了服务意识;赵婉莹同学在社区志愿者服务中,通过接听市长投诉电话,提升了沟通与应变能力,深入了解了市民需求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,展现了建工学子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,在实践中积累经验,为未来投身行业发展做好准备。
体育学院:推动家乡体育事业发展
体育学院学生围绕家乡体育教育、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实践活动。40名学生开展中小学体育支教活动,协助学校组织体育赛事,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;深入社区提供健身指导,组织社区体育赛事,提升了居民健康意识和社区凝聚力;部分学生挖掘传承家乡传统体育文化,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活动,提升了家乡群众体育文化素养。24体训4班薛恩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传递温暖;23休体3班赵梦涵开展羽毛球教学,助力家乡体育文化发展。他们为家乡体育发展增添动力,展现了体育学子的活力与担当,助力家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
本次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、服务家乡的平台,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,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同时,活动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,在助力乡村振兴、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未来,校团委将继续深化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,加强与地方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,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项目。持续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完善实践指导与服务体系,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、长效化发展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