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关于举办2024-2025学年度“诚信校园行”学生资助征文大赛的通知

发布者:乔玉洁发布时间:2025-04-07浏览次数:10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“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”重要决策部署,进一步发挥“资助育人”在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,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《关于举办第18届河南省“诚信校园行”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》(教资助〔2025〕48号)精神,我院决定开展2024-2025学年度“诚信校园行”学生资助征文大赛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加强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面领导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资助育人为活动主旨,通过广泛征集遴选我院学生接触、接受国家资助的典型故事、感悟文章,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实施成效,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筑牢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,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进一步推动“保障型”资助向“发展型”资助拓展。

二、活动形式和主题

本届“诚信校园行”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以“征文大赛”形式开展,征文主题为:“守诚信之本,怀感恩之心”。

三、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:学务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

承办单位: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

四、参赛对象

本次活动面向文传学院全体学生开展。每件参赛作品需明确一位作者(即参赛学生)和1-2名指导教师。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参赛,把关文章写作政治方向、主旨立意,指导学生深入挖掘素材故事,协助完成相关修改提炼工作。

五、大赛流程

本次大赛自2025年4月2日开始至2025年4月30日结束,分为:班级初选、院级评选,校级评比、省级推荐四个阶段进行。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根据校级评比结果,择优推荐获奖作品至省资助中心参评省级比赛。

(一)班级初选。辅导员动员班级学生积极参与,辅导员牵头组建评选小组,根据活动作品要求认真评选,最终各班级推荐1份优秀作品进行院级评选。2025年4月11日12:00前,所有参赛作品以辅导员为单位,将参与院级评比的作品电子版(附件2)、报名表(附件3)、作品原创声明(附件4)以及活动初选阶段参赛作品信息汇总表(附件5),参赛选手的电子版作品和报名表命名方式为“XX学院+姓名+作品名称”,通过电子邮件报送至2102024075@qq.com,邮件主题和压缩文件命名为:“辅导员姓名+作品数量”,并将纸质版作品、报名表、原创声明以及汇总表送至自力楼201办公室姚瑶老师处。本次活动不接收个人投稿。

(二)院级评选。2025年4月16日,按照在校生人数比例推荐参加校级评比作品(具体数量见附件1)。推荐过程中采用逐级推荐、集中评比的方式,对所报送的作品进行认真初评、适当审改,并明确排序。

(三)校级评比。2025年4月17日-2025年4月25日,各二级学院根据活动初选阶段作品推荐数量表(附件1)报送学生参赛作品至学生资助管理中心,届时将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专家进行评定,并评选出校级获奖作品,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。

(四)省级推荐。经过校级评选和专家评定后,2025年4月30日前报送参加省级评比作品。

六、作品要求

(一)内容要求。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聚焦学生受助脱困、成长蜕变、诚信感恩的典型事迹,紧扣“守诚信之本,怀感恩之心”的主题,结合个人或身边人经历,通过人物故事讲述受助成长体会,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体系,体现党和政府教育资助政策温度,倡导积极申请资助、自立自强、成长成才的意志态度。文体不限,题目自拟,突出正能量,内容真实生动。

(二)格式要求。篇幅2000字左右,A4版式排版(详见附件2)。

(三)版权要求。参赛作品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作品,不得抄袭、套改或AI直接生成,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。作者提交作品参选,即视为授权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该作品进行非商业宣传推广(包括且不限于网络、出版物、展演等形式)。组委会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参赛作品,不支付作者稿酬。

七、奖项设置

本次大赛院级设置一等奖3个、二等奖5个、三等奖10个、优秀奖若干。

本次大赛校级设置一等奖3个、二等奖5个、三等奖7个以及参与奖若干。设置优秀指导老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。

八、工作要求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育人作用,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开展,并组建本学院领导小组主导推进活动有效实施。

(二)严格审核把关。各辅导员要组织相关力量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估筛选。严把政治关、政策关、质量关,确保推荐作品立场鲜明、导向正确,语言规范、健康向上,具有一定思想引领力、情感号召力和舆论影响力。

(三)加强基础保障。各辅导员要积极协调资源,对活动开展给予人员等方面的必要保障。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参赛,要主动运用平台媒体,多渠道宣传推广优秀作品及相关人物事迹,提高活动影响力。


附件:1.活动初选阶段作品推荐数量表

    2.征文格式模版

    3.活动初选阶段参赛作品报名表

    4.作品原创声明

    5.活动初选阶段参赛作品信息汇总表



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

202546

附件1-5.do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