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,助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诊断评估,4月8日下午,机电工程学院“知行驿站”第六讲在信工大楼3楼会议室举行。学院党委书记杨茗涵、行政秘书兼团委书记顾成健及全体辅导员参会。此次分享乔龙飞老师以《AI赋能校园宣传工作》为主题,结合诊断评估中“育人成果可视化”需求,现场演示AI工具在宣传策划、内容生产、舆情应对等环节的实战应用,助力学院宣传工作增质提效。
培训现场
技术提速:AI秒生破效率瓶颈
本次分享首先聚焦宣传工作中的重复性痛点,乔龙飞老师通过“需求实现模板”“问题解决模板”等工具演示AI提效路径。输入活动关键词,AI可快速生成新闻框架;针对学生活动报道,通过逻辑优化使内容更贴近受众视角。他分享到:AI能完成30%的基础文案工作,但人工需严格把关内容真实性,补充社会价值描述,避免技术化表述脱离实际需求。例如,在学院科研成果报道中,AI生成初稿后须人工核查数据准确性,确保传播内容既专业又通俗。
乔龙飞老师分享中
工具分享:系统赋能建传播矩阵
随后围绕“工具赋能”板块,乔龙飞老师重点解析两类AI指令模板的实操价值。“需求实现模板”通过明确技能与角色定位(如“高校辅导员”),快速生成新闻稿件框架,批量处理活动报道初稿;“问题解决模板”则针对舆情应对、标题优化等场景,输入具体问题后,AI提供策略建议与文本修正方案。例如,输入“如何通俗解读学术成果”,AI可生成多版民生视角的转化话术,人工筛选后补充权威数据。他分享,工具使用需遵循“效率辅助”原则——AI解决基础工作量,人工聚焦核心审核与价值提炼。
乔龙飞老师分享中
风险严控:规范护航守创新底线
针对AI工具使用中的隐患,杨书记重点强调“内容安全双审核机制”:AI初稿须人工复核政治表述,规范使用国家象征及领导称谓;建立“宣传骨干—学院宣传部门—院党委”三级校对流程,严格防范“低级红高级黑”。以舆情应对为例,AI可模拟推演争议事件发展路径,人工制定事实梳理、理性回应、价值观引导三步策略,确保危机化解与育人导向并重。最后,杨书记总结道:“‘知行驿站’既是辅导员的成长平台,也是队伍建设的实践载体。AI技术为宣传提效,但更需通过‘学思践悟’夯实育人内功——只有技术与队伍‘双轮驱动’,才能让学生工作成果真正‘自己说话’。”学院也将持续依托“知行驿站”构建“AI赋能+队伍赋能”协同机制,持续优化学院队伍建设,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诊断评估注入更坚实的机电力量。
(文/图 机电学院新媒体)